10、铁血昆仑关(豆瓣7.3分)
198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血战台儿庄》,由杨光远、翟俊杰执导,由于口碑不错,1994年杨光远又拍了这部《铁血昆仑关》。
(资料图片)
故事改编自小说《魂归昆仑关》,讲述国民革命军第5军在昆仑关抗击日军第5师团的英勇故事。
日军第5师团来自广岛,侵华后历经多场战役,表现悍勇异常,兵力达到4.5万,是日军倚重的精锐之师;
而国军第5军是装备德国产装甲车和德式重炮的机械化部队,以15.5万兵力与日军对敌,也占有人数上的优势。
但因日军占据有利地形,开战后双方皆伤亡惨重,经过18天浴血奋战,国军以伤亡1.4万的代价,重创日军第5师团,且击毙其21旅团长中村正雄。
之后,双方僵持了近1个月,在最终战果上中日双方的记载有很大出入,因为存在争议,电影曾遭禁映长达15年之久。
不过,这部电影已于2005年解禁,并在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受到欢迎,且拿到了历史见证奖,足见这部电影的质量非常优秀。
9、铁道游击队(豆瓣7.6分)
抗战时期,鲁南地区有一支活跃在临枣支线和津浦干线铁道上的游击队,作家刘知侠根据他们的故事于1954年创作了小说《铁道游击队》。
小说出版后获得了空前成功,而在两年后这个故事就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由赵明执导,曹会渠、秦怡主演。
影片中的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其中的故事也都是真人真事,这就营造了一种难得的真实感。
在50年代,那时候电影放映员都会带着投影机到乡村去放映,像《铁道游击队》这样优秀的电影就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虽然是战争片,但电影以轻喜剧为基调,故事诙谐幽默,人物形象突出,像刘洪、芳林嫂、王强、李正、冈村这些人物形象都特别生动。
虽然是一部黑白电影,今天拿出来重温仍然不会过时,动作场面也拍摄的紧张刺激。
而由刘歌群演唱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为片中插曲曾经非常流行。
其婉转动人的旋律和字里行间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曾经感动过无数国人,是革命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8、小兵张嘎(豆瓣7.8分)
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之间有一个大湖泊叫白洋淀,在抗战时期,这里曾经活跃着一支叫雁翎队的民间武装队伍。
小说家徐光耀根据这支队伍的英勇故事,于1958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小兵张嘎》的小说和剧本。
北京电影制片厂崔嵬和欧阳红樱两位导演都先后看上了这个故事,最终他们决定合作执导这部电影。
电影最终于1963年拍摄完成上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轰动。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儿童电影,张嘎子的生动形象受到观众的喜爱。
有别于以往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张嘎子就是个顽皮的小孩子,身上带着普通小孩都有的那些缺点,且比一般小孩更加顽皮和大胆。
但张嘎子身上也有着不服输的倔强,和爱憎分明的强烈个性,这使他在抗日的洪流中能够一步步成长。
张嘎子就像邻家小孩一样天生带着亲切感,因此在当时收获了极高的人气。
电影以大众喜爱的轻喜剧为基调,又能严肃认真表现出日本鬼子的凶残、革命战士的英勇不屈、以及劳动人民的善良和无畏,引起观众们的强烈共鸣。
而两位导演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故事和剧情的掌握、镜头的运用都非常专业,这是《小兵张嘎》至今仍是经典的原因。
人民网曾评价这部影片的基调“带有刚健之气”,给人一种纯朴浑厚之感,能唤起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因此《小兵张嘎》在我们内地各大电视台重复播映58年依然长盛不衰,是战争题材与儿童电影题材结合的典范。
7、英雄儿女(豆瓣7.9分)
1952年冬天,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期,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到朝鲜考察慰问。
创作组的组长巴金根据志愿军战士们的事迹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武兆堤和编导毛烽将合力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片中的英雄人物王成,其形象是由志愿军英雄形象塑造出来的。
而王成的妹妹王芳的原型则是来自志愿军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队员解秀梅,她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英雄。
电影通过王文清、王成和王芳父子三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朝鲜战场上那场战争的情景,也描绘了如王成、王芳一样的志愿军战士的光辉形象。
电影上映于1964年,距离战争结束已经过去11年之久,电影再现了大家齐心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场景。
6、地雷战(豆瓣8.0分)
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曾推出过2部军事教学片,就是1963年的《地雷战》和1965年的《地道战》。
但八一厂的主创不愿意局限于教学片,为了令其生动有趣,这两部电影最终被加入了众多人物,拍成了两部电影。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山东省民兵发明的一种对敌作战方式,电影的故事则发生在山东胶东的抗日根据地。
军区为了抗日的需要,从主力部队中抽调了一批干部下放农村,去指导农民们用自制地雷与日军作斗争。
片中主角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赵虎、 雷主任、玉兰、石大爷、中野、龟田等人物都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汉》,更是观众喜爱的60年代经典红歌。
5、上甘岭(豆瓣8.2分)
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月14日到11月25日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的一场大战。
在这场战争之后,朝鲜半岛的局势也渐渐明朗,参战双方在1953年7月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此后不久,上甘岭战役的故事拍摄成电影,电影改编自剧本《二十四天》,由曹欣、肖矛编剧,导演是沙蒙和林杉,主演包括高保成、徐林格和刘玉茹等人。
电影真实的还原了志愿军战士们在上甘岭坑道中缺水少粮的情况下坚持了24天,与联合军顽强拼杀的经过。
当时的拍摄条件非常艰苦,但电影中还是呈现了飞机、坦克、漫山遍野的军队这些宏大的战争场面,这在当时十分难得,因此该片上映后影响极大。
4、地道战(豆瓣8.3分)
地道战是抗战时期华北和冀中平原上的军民发明的挖地道作战方式,1945年5月,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的原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带领村民利用村中地道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又打死了50多名伪军,刘傻子后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八一厂在1963年推出《地雷战》广受好评之后,又于1965年将高平村抗日军民的故事搬上银幕,拍摄了《地道战》。
这部电影由任旭东编导,朱龙广、王炳彧、张勇手等主演,由于是在正定县的冉庄、李庄、唐庄取景,片中的村庄叫做“高家庄”。
和《地雷战》一样,《地道战》中详细讲述了挖防空洞和地道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利用地道进行作战。
虽然地道主要是起到防御的功能,电影中还是通过艺术加工将故事讲得生动精彩,是至今仍深受观众喜爱的好片。
3、血战台儿庄(豆瓣8.5分)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14日到4月15日,历时1个多月。这场战役中我方投入约29万人兵力,日军参战人数也有5万人,虽然我方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但仍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是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这部电影也是建国以来首部以国军抗战为题材的内地抗战电影。
因此,《血战台儿庄》推出后市场后反映极其强烈,被观众认为是我们拍摄的战争电影中最贴近历史事实的作品。同年4月电影还在香港上映,也同样得到很高的赞誉。
2、大捷(豆瓣8.7分)
写过《人民的名义》的小说家周梅森曾写过另一部抗战题材小说,名叫《大捷》,讲述的是战时期由老百姓组成的军队抗日的故事。这部小说于1995年被搬上银幕,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编剧吴贻弓,导演吴天戈。
从片名看似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但在豆瓣上却获得了8.7的高分,网友们都认为片中反映的是最为真实的抗日。
电影讲述在小县城卸甲甸中,一支由1800名普通农民组成的抗日队伍,在县长段仁义的带领下坚持抗日的故事。
片中的这支杂牌军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路军新三团,虽然有了编制,这些农民却完全不会打仗。
在日寇的炮火发动攻势时,杂牌军显得手足无措,也因此伤亡损失极其惨重,但他们仍然坚持到了最后。
电影从一个侧面还原了抗日战争的真实情景,我们的战士虽然在兵力上有压倒性的优势,无奈装备与日军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抗日战争打得异常艰难。
1、高山下的花环(豆瓣9.4分)
对越自卫反击战发生在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之间,是我国距今最近的对外战争。
在战争期间,作家李存葆跟随作战部队进入云南前线进行采访,写出了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这部小说在1984年被搬上了银幕,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李凖、李存葆编剧,谢晋执导。
电影采用双主角,双线叙事的手法,塑造了梁三喜和赵蒙生两个性格鲜明的军人形象。
而作为一部80年代的影片,其战争场面的表现上也非常写实,这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在豆瓣上电影的评分高达9.4分,足见观众对它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