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王舒然

编辑/万天南

青岛、黑社会、街头绑架、小树林活埋……这样的新闻事件通常只会出现在警匪片中,但你敢想象,有一天竟能目睹完整的现场直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6日,快手坐拥4800万+粉丝的网红“二驴的”直播间就发生了如此“奇观”,在直播中,“二驴的”被一群黑衣人带上面包车,拉到小树林,并要挖坑将其活埋。

有粉丝为其报警求助,但最终被证实这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二驴的”被依法处罚,账号也被无限期封禁。

短视频和直播掺有表演、夸大成分已是司空见惯,如今竟然演生出“被绑架”这样毫无下限的“骚操作”,实在震毁三观。

糟心的是,这样的行为已经“蔚然成风”,仅今年上半年,类似的摆拍造假事件就已发生过多起。

比如,2月安徽阜阳某女子“被前夫家暴”视频、5月江苏连云港一女子“输液时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8月长沙某女主播“和闺蜜吃饭遭陌生男子陪酒”,还有云南女骑手“深夜送餐被盗电动车,崩溃大哭”的视频,均被证实是“蓄意摆拍”。

短视频俨然成为“谣言”藏污纳垢的“温床”,据法治网舆情中心汇总,今年上半年共有242起涉法网络谣言,其中有111起滋生于短视频平台,占比高达45.9%;另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统计也显示,近五分之一的网络谣言都配有短视频。

虽然涉事人均被依法处罚,但这股歪风似乎仍旧屡禁不止,同时,这样的造假视频对看客们也总是屡试不爽,总有不少人“买单”,值得思考的是,为何如此?普通人又能为此做什么?

短视频造假套路多

“知己知彼”,有必要先了解下短视频、直播的造假套路。

《财经故事荟》盘点过去几年被曝出的造假事件发现,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不同派系,他们分别拿捏着不同受众的心理,挑动着不同的大众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我们认为年龄较大的老年群体更容易上当,但实际,有些“骗局”专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短视频造假就是这么“一视同仁”,总有一款瞄准你。

其一,卖惨派。

在卖惨派中,大凉山是被用“滥”了的场景,这类视频里出现最多的元素是年迈的老人、哭泣的孩子、破败的老房子。

早在2016年,就有快手“杰哥”“黑叔”等数十名主播召集村民摆拍捐赠视频,拍完后又将大部分物资收回;2021年又有“韩文团队”打出“扶贫”旗号,拍摄“孤儿女孩哭着卖苹果”等视频,但其实女孩并非孤儿,眼泪也是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人为制造的。

到现在仍有人效仿此套路,今年2月,有媒体披露,知名公益博主“云南波波”拍摄的凉山老人“艰苦生活”视频为摆拍,老人所住的毛坯房实际是菜地旁的工具屋,老人另有住处。其还在镜头前给老人“资助”了3000元,事后又收回了2800元——实打实的“作秀”。

这样的摆拍式慈善透支了用户的爱心,可能造成真正的扶贫行为难以施展。

消费大众同情心还有很多触点,比如“谷贱伤农”,去年底,河南商丘某菜农发布了一段“白菜滞销农民大哭”的视频,称白菜遭批发商大砍价,500斤只卖了30块。结果三天后其自曝“只是拍着玩儿,想涨涨粉”。

再比如“癌症病人”,今年3月,拥有500万粉丝的大V金洋Jyan拍摄了“25岁我被确诊了绝症?”的视频,自曝患肝癌晚期,感染了许多网友,结果其在视频结尾声明“内容纯属虚构”,引发众怒。

其二,正能量派。

2020年“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的视频大火,感动了不少人,但结果发现不同的视频里父亲一直在变,一会儿是“工地工人”,一会儿是“拾荒者”,一会是“植物人”。

还有一些短视频更“高明”,会伪装成监控录像,将手机、摄像机架设在高处俯拍,并将视频做黑白处理,加上时间水印等。比如,2019年一则“男孩蹲车后捡球险被撞,男子一把拉起拯救两个家庭”的监控视频走红,后被核实是摆拍。

这样的影响是,真正见义勇为的行为反而被误解了,今年4月,一博主在户外直播时,救起掉进池塘的孩子,被网友质疑是摆拍,幸而最终有派出所的监控为证。

其三,利用社会矛盾,伪造时事新闻。

据传媒茶话会报道,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曾表示,在题材选择上,造假短视频往往是老百姓真正关注的痛点,如教育中的潜规则、医疗健康,还有的是抓住人的猎奇心理如色情等,打擦边球,这些视频呈现的手段简单粗暴,满足了部分人群对社会不公平的情绪宣泄。

比如,2020年一则“滴滴司机性侵直播”事件就被证实是摆拍,夫妻二人分别扮演滴滴司机和乘客,以性侵为标题开直播。

再比如,2021年“上海环卫工人连添7碗饭惹怒老板”的短视频广泛传播,但真相是因环卫工人打包饭菜引起了服务员误会,老板出面调解,结果被编造成“欺负”弱势群体。

其四,伪科普割韭菜。

养生、医学等领域是伪科普的重灾区,中国科学院2021年的一份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短视频内容不具备权威信源,仅有42%的博主能做到“全部和大部分视频具备权威信源”。

老年人容易入养生“坑”,年轻人则容易被减肥忽悠,像“青汁”、“白芸豆”等“减肥神器”已成为很多直播间的爆款。

比如,近期抖音顶流带货主播“广东夫妇”就大肆宣传青汁的神奇功效——排毒养颜、改善肠胃、减少腰臀部体脂等,但相关专家指出,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青汁具有这些功效。奈何不少人买单,售价149元的本然青汁,竟然卖出了1亿多元。

再比如,很多吃播都在带货被称为“碳水阻断剂”的“白芸豆”,但多位营业专家也表示,白芸豆虽然有一定的阻断淀粉吸收的功效,但对于膳食中的双糖、单糖、脂肪、蛋白质等没有抑制作用,仅靠白芸豆难以减肥。

其五,从头到尾人设派

不同于一些短视频伪造的是单个孤立事件,有不少人直接演起了“连续剧”。

比如网红牛爱芳夫妇,其曾因朴实贫穷的农民形象和农村日常生活吸粉两千万,但在2021年被网友曝出两人并非农民,而是有自己的公司,此前其用过其他账号拍短视频,住的还是豪宅,所谓的农村房子、牛群等都是花钱租来的。

再比如,很多让不少年轻人磕得“上头”的情侣故事也是虚构,近期翻车的“老于的小宝”便是如此,她一直在小红书、微博上发布恋爱聊天记录,在其故事中,老公是中山大学本硕的医生,温柔体贴,自己则是娇俏反骨女的人设。

但近期其被曝出造假,老公的学历是假的,订婚照、老公送的车厘子等图片也是盗图。

不少网友表示真心错付,“我追了大概五六个类似的博主,都翻车了”“真情实感追了那么久,却发现彻头彻底都是编造的,辜负真心的人要吞一万根针”“世界上能让我相信还有真爱的竟然是假的”……

可以看到,短视频、直播造假套路之多,实在防不胜防。

造假成本低、看客分辨难

短视频造假行为“经久不衰”,本质还是因为有利可图。

据法治网舆情中心统计,在今年上半年242起涉法网络谣言中,仅官方通报明确说明造谣者以“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等为目的的案例就有54起,流量经济的驱动力可见一斑。

比如,做伪慈善的“云南波波”就承认,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引流涨粉”;快手“二驴的”也被通报,策划被绑架直播的目的是“赚取流量、吸引粉丝”。

流量就相当于金钱,有了流量,就有了后续直播带货、接广告等变现的可能。

比如,恋爱博主“老于的小宝”几乎每一条里恋爱聊天记录贴后都带有广告,比如电饭煲、护肤品、榨汁机等。

再比如,曾说绝不带货的牛爱芳夫妇在2021年开始了首次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2600多万元。

究其原因,短视频整体流量面临增长瓶颈,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短视频用户增长率为8.3%。

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者大多处于流量焦虑状态,而看客们的情绪阈值也在各种内容刺激中不断提高,这就衍生出了前述各种无下限操作。

一位资深短视频从业者表示,现在短视频太卷了,正儿八经的已经没人看了,短视频就像一个性格怪癖的人,不喜欢中规中矩,喜欢另类,那种你看一眼能骂出“有病吧”,百分百能火。

另据懂懂笔记报道,某MCN机构高管也曾表示,不经策划、演绎,随手拍的内容基本没有人看了,内容重加工已经成了行业规则,从原来的高于生活发展到现在的无中生有。有时只为了哭得更真实,会故意策划一些引发观众厌恶的任务、事件,引起观众争吵和矛盾。

而这种内容重加工的背后,已经演化出了特定产业链。

2021年,央视新闻13套在揭露短视频造假套路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就曾指出:它是一个技术化、团队化和流程化的操作。

一位传媒从业者现身说法:很多网红公司会找他们拍生活趣事类视频,再花钱上热搜,角色都是网红公司安排的,会根据视频影响力看适不适合继续发展,如果适合,会让视频中的主角开抖音账号,慢慢发展成网红。

一位MCN编导从业者也表示,很多网络情侣故事都是编的,剧本大多一个套路,女主傻白甜,男主甜蜜宠,粉丝人群定位是14-23岁的小姑娘、大学生,编剧还会细分男主霸宠型、温柔宠、弟弟宠等各种类型,不少情侣也是编导自由组合的。

“其实自己写的时候都感觉毒害女性心理,扭曲价值观,但是没办法,大家喜欢看。”

创作者获取这种“无中生有”剧本的成本很低,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上就有不少售卖各类脚本的商家,包括北漂故事、三农、正能量、健康养生、美容科普、老人直播等各种类型,只需几块钱就能全套入手。

而有时候,在AI技术的加持下,造假可能更“得心应手”。

比如,今年4月“今晨,甘肃一火车撞上修路工人,致9人死亡”的假新闻,5月“山东潍坊安丘发生一起毒饵害人凶案,因高利贷,下毒杀死4人”的短视频新闻,还有7月“浙江绍兴上虞工业园区发生火灾”的短视频新闻,均是涉事人利用AI技术合成的假新闻。

用户对这些“精心”设计和“高明”手段往往难辨真伪,这也是短视频造假“屡试不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副教授颜梅就曾表示,从内容和技术上区分视频的真假,对用户来说是很难的。

但同时,必须承认的是,不少人看视频图的是放松娱乐,并不会深度思考,所以很容易受好奇心和本能驱使,为这些造假视频“买单”,甚至在转发、点赞、评论中成为了“帮凶”。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据《科学》新闻栏目在2018年的报道,麻省理工大学“社交机器实验室”通过研究近10年的社交媒体大数据发现,假新闻传播概率比真新闻要高约70%。

麻省理工大学苏鲁什教授对此解释,人们天然具有传播那些更加耸人听闻、添油加醋的消息的倾向性,假新闻的新奇程度,以及其唤起的更多是恐慌、恶心、惊奇等情绪,这可能是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原因。

传媒茶话会也曾评论道,一些短视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策划而成,但明知道是以讹传讹,却被集体无意识当成一种“戏谑”,这种“无厘头”、“图个好玩”的心态恰恰为造假短视频大行其道提供了灰色土壤。

“一个巴掌拍不响”,因而,即便是作为看客,也需要以更严肃的态度看待造假短视频。

辨别假视频,要回归常识

面对猖獗的短视频造假行为,政策端一直在加强监管。

2019年,《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出台,明确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今年3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表示,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短视频;7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印发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同时,离短视频造假更近的短视频平台也推出了相应的举措。

比如,2021年3月抖音发布《“卖惨带货、演戏炒作”违规行为处罚公示》,封禁了“权哥讲情感”等伪慈善账号;2021年7月,快手发布的第一期《关于打击直播间不良行为的公告》也重点提及,其针对直播中演绎审丑、卖惨或编造狗血剧情等内容进行了处罚;今年3月,抖音再次发布关于“演绎”类作品的最新规则,新规要求创作者发布剧情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

这些举措不能说没有作用,抖音《2023年第一季度安全治理透明度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抖音共处罚了2900个违规传播不实信息的账号,处置视频158万条,发送警示条135万个;快手2月28日发布的《2022快手电商信任建设报告》显示,针对通过演绎矛盾、卖惨、暴力剧情炒作吸引人气卖货等行为,全年快手共处罚直播间超4.5万个。

但这些措施还不足以完全杜绝造假现象。

一方面,从技术上看,一些造假视频确实难以识别。

据《自然》在2017年的报道,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擅长检测图片和视频造假的计算机科学家Hany Farid表示自己目睹了一流的造假技术,一些造假技术能将名人镜头剪到一起,让他们看起来在说些实际上从未说过的话,而数字取证技术已经落后于视频造假技术了。

另一方面,从平台态度上看,基于利益共生关系,平台难下“狠手”,尤其是对一些头部主播,创作者违规成本较低,自然“有恃无恐”。

这从“二驴的”、时大漂亮等头部主播曾因带货问题被多次封禁,但又数次回归就可见一斑;还有,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个直播上演“苦情戏”以骗老人买药的快手主播,有的被短暂封禁后,如今已经再次回归,比如拥有700多万粉丝的“二老板”。

此外,有些创作者“狡兔三窟”,被封禁后会再换个平台或账号,继续使用相同套路营业。

比如,“老于的小宝”翻车后,就换了名字继续发恋爱聊天记录,而且接广告变现也一点没耽误,在其最新帖子中,就有兰蔻、花西子等品牌的广告露出。

因而,基于上述种种因素,仅依靠政策和平台监管难以杜绝造假现象,对普通用户来说,更务实的还是增强自我辨别力,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副教授颜梅曾表示,不想被造假视频牵着鼻子走,需要在观看短视频时回归常识。

其实,很多造假视频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看出端倪。

比如,视频标题或内容含有猎奇、博眼球、反常理、引争议等元素,或戏剧化设计较多,过于有效的刺激了看客情绪的,一般是摆拍,类似于“新郎结婚不开门一怒之下娶朋友”,“小伙相亲吃了30盘羊肉还让女方买单”等。

比如,看拍摄视角和镜头调度,一般来说,真实的视频不需要镜头切换,而如果有明显的剪辑痕迹,或者拍摄明显有远距离、近距离等不同的镜头调度,一般是摆拍。

再比如,看视频完美和专业程度。

某微博大V表示,如果视频的布光条件非常好,或者收音清晰到毫无杂音,或者画面很稳定,那摆拍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普通人拍视频,尤其是突发事件的视频,因为激动而乱晃的可能性很大。

何况,在一些突发事件下,根本来不及拍摄,但如果视频非常清晰完整的捕捉到了事件的主要矛盾点,就值得怀疑真实性了。

总的来说,如果普通用户不去消费造假短视频,不做看客,更不做传播者,那造假视频的威力自然会减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