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唯一的一个科技功臣奖颁发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赵东元教授。他就是用布袋子拎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的“布袋院士”,当时因为赶着给学生上课,他在北京领奖后急忙赶回了上海。


(资料图片)

赵东元拎着布袋的这张照片上了热搜。周桂发摄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新闻发布会的途中,他又一次提前离开,一路小跑赶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20年来,赵东元坚持给学生上课雷打不动,前几年他还曾为了给本科生上课而推迟过一个小手术,这就是课比天大的责任感。

“造孔之人”的从0到1

自称“造孔之人”的赵东元有一个职业习惯,看到别人做出了新的化合物,总是会条件反射地想,能否在上面打孔?“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

此“孔”非一般的孔,它并不是天然存在于大自然,而是通过化学反应“长”出来的,看上去和面粉差不多,是一种直径介于微孔(<2纳米)与大孔(>50纳米)之间的新型材料。一颗小石头,表面积大概几平方厘米,但一克介孔材料,将其铺展开可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能在上面踢一场足球赛。介孔材料在大分子催化、生物化学以及纳米组装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介孔材料的孔越多,表面积越大

基础研究是“从0到1”,意味着突破和创新。“就是想做和别人不一样的科学”,赵东元有着许多看上去“天马行空”的想法。

去探望病人,对方韧带断裂,需要用一个高分子材料将两处连接,让韧带重新生长。他“异想天开”,能否定向连接两个介孔?

带孩子玩乐高,他突发奇想,能否用“积木”搭建出孔洞?他首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模块化组装介孔材料。“不同的是,搭积木用的是手,我需要找到一个力,让它们自己发生反应,也就是自组装。”

2001年前后,整个业界的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灵感一闪,能否发明更软更轻的有机介孔材料,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

之前的“天马行空”都稳稳地落了地。然而,这一次,“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赵东元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真的经历老多失败了。”

“起初,实验怎么也做不出介孔……”团队成员孟岩的博士论文对这一探索留下了真实记录。在长达四年多时间里,实验进展可谓“非常缓慢”。“条件和参数不同,化学反应的结果就不同,这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赵东元也不着急,实验出现新问题,他就去看书、与团队成员“头脑风暴”。

2005年,赵东元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文章,原创性提出有机材料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国际学术界在评价这项研究时,不吝称赞之词——“先驱”“里程碑”。至今,赵东元连续十年被列为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在介孔材料领域发表论文及引用率位列世界第一。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采用这一实验方法,共发表54000余篇论文。

“好玩吧?这就是化学!”

对于创新,赵东元有自己的思考。“被‘卡脖子’归根结底还是创新不够,需要提高全民创新意识。”他举了个例子,中国是陶瓷大国,玻璃是烧制陶瓷的一个副产品,但玻璃并不是我们发现的。“创新就是要多提问题,如果无解,说不定是研究的新方向。”赵东元说,创新没有标准答案,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意愿强,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赵东元在给大一新生上《普通化学》课。黄海华 摄

正因为看重创新,赵东元喜欢给大学生上课。“赵老师的课每次都需要‘秒杀’。”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试验班大一新生谈同学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门课不仅可以学到化学知识,还能了解工业应用和前沿技术。

赵东元说到自己从小就喜欢化学,随即就当场兴冲冲地打开笔记本电脑,用ppt展示了一个化学实验,溶液自动地先变红色后变蓝色。

就在记者表示“有趣”之时,他忙不迭又展示了“化学震荡反应”,只见溶液在蓝色和无色之间不断切换。

早已预判到了记者的惊讶,赵东元脸上的“顽皮”神情就像是一个孩子,“好玩吧?这就是化学!”

赵东元在车上向记者展示“化学震荡反应”。黄海华 摄

来源:新华社、上观新闻

编辑:胥兵

责编:段忠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