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执法局(ED)6月9日发布文件称,因小米涉嫌违反该国《外汇管理法》(FEMA),“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该局已经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
基于该指控,印度当局此前已经扣押了小米共555.1亿卢比资金(约6.8亿美元),现价近50亿元人民币。这次通知意味着上述冻结资金将会被没收。
(资料图)
小米从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曾经在印度市场称霸多年,但赚到的利润却并不多。一次性没收小米555亿卢比,意味着小米之前在印度白干了十年。
不知道雷军此时是否还“Are you OK?”
其实印度也不只是单纯针对小米,OPPO、vivo也都经历过类似先甜后苦的噩梦。
当然,印度这种养肥了再杀的套路,也不仅仅针对中国企业。
英国顶级电信通讯商沃达丰,论资排辈算得上印度他干大爷,但那又如何?照样收拾得毛也不剩。
当初沃达丰为进入印度市场,通过收购CPG投资公司的方式,获得了该公司在印度拥有的最大电信公司印度和记黄埔埃莎通信公司67%的股份,总成交价112亿美元。由于这家CPG公司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所以本次收购理论上不需要向印度税务部门缴纳股权转让税。
但印度税务总局却认为,尽管CPG注册地不在印度,但该公司旗下的主体在印度有广泛的业务,因此就必须根据该国法律缴纳20亿股权转让税,否则印方有权冻结沃达丰的在印资产。
沃达丰不服,随即向印度最高法院提起经济纠纷诉讼。本来最高法的判决是印度税务总局败诉,哪晓得税务局的人怂恿国会批准了专门针对沃达丰收购案的新法案,后来最高法以新法案为由判决沃达丰败诉,且还需要在20亿美元的所得税基础上,再缴纳高达30亿美元的滞纳金和罚款,总计50亿美元。足足是交易额的一倍半,这骚操作直接把沃达丰整懵了。
实际上,沃达丰案并非是印度政府关门宰客的孤例。还有美国亚马逊在印度的“非法收购”案、法国消费巨头保乐力加“非法获利”案,印度狠起来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印度在莫迪2014年5月上任之前,经济增速已经从2010年的10.4%断崖式跌落到2013年的5.9%,通胀率高企,一直维持在10%左右(合理空间是3—6%)。老仙上台后,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GDP平均增速提升到了7.3%。
正当各路外商额手称庆之际,印度GDP增速却掉头直下,从2018年的+6.45%狂泄到2020年的-6.6%。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
实际上,印度的繁荣景象是用债务堆出来的“美丽幻影”。2019年,印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为72.3%。印度政府公共债务高达2万亿美元。
莫迪搞的印度特色基建,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揠苗助长。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实际上却是数十个土邦的联合体,这些土邦不但拥有高度自治权,连文字、语言、货币、度量衡、法律都各不相同。一批物资从一个邦到另一个邦,不仅要交过境费、城市管理费,甚至还要交“关税”。
印度土地归私人所有,没有经历过暴力革命和“土改”,要在画地为牢的诸侯中搞基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莫迪提出的投资7万亿卢比搞基建,改造印度国内8.3万公里的交通路网,最终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基建无法产生效益,直接影响制造业。两者合力作用下,国民收入也势必遭到暴击。到了2019年,城市男性失业率创下45年来最高。
故事编不下去了,只好拿外企开刀。小米只不过是若干难兄难弟中的一员。没收小米资产的依据,就是印度“外汇管理基本原则”:所有外资在印度挣到钱,甚至包括本钱,一分也别想带出去。印度挣,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所有外资都被印度当猴耍了。难道大家不知道印度是全世界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度?一个对恒河水、牛尿包治百病怀有迷之自信的国家,印度民众心智可见一斑。可是大家为什么还会飞蛾扑火般涌来?
因为国际上普遍都认为印度年轻人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再加上莫迪的大饼画的又大又圆,禁不住诱惑就来了。
但西方人看到的印度,是那1%的高种姓人群,他们是处于金字塔顶部的精英阶层,往往离开印度就再也不回来了。而留在印度的是99%的低种姓人群和贱民,他们勉强挣扎在生存线上。印度人口中大约10亿人都是仰赖地摊和农业为生。也许他们有美好的未来,但短时期内指望他们,恐怕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2021年,莫迪又提出一个更宏大的基建目标:投资100万亿卢比搞基建,目的是使印度制造业整体升级。
小米们,还跟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