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吾爱吾师,吾尤爱存在的真理

——海德格尔

绝对者对于“我”的意识的作用模式,胡塞尔尽其所能阐释了很多。但关于意向性(纯粹意识)的来源,不但避而不谈,而且直言现象学不涉及任何绝对者。究其原因有二:1,尼采之后,上帝类话题被时代禁言。2,他深刻认识到绝对者不会自身显现,或者说他肯定找不到绝对者。但是,意向性的来源不交代明白,它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个现象学也必然是无头无尾。

“弃徒”海德格尔,没有在胡塞尔的框架内工作,而是以“此在”(dasein)的存在,作为发现存在真理(绝对者的绝对)之路。走错

方向了吗?没有,只是超脱不了沉沦,破除不了生活世界的迷障。至此,人类意识继续在晦暗不明中徘徊。

比起noesis,此在并不能承担更多,此在所有能做的,人格的noesis都能做。而且,现象学的历史展现,noesis能比此在做得更好。原因在于,noesis还有伙伴,而此在无法变身,除非轮回。这就是,noesis是觉醒的,而未觉醒的是noezis。noesis的对象是noema/noeta,而此在的对象只能是“常人”,等于查无此人。

吾爱吾师,吾尤爱存在的真理,哪怕被踢出师门,只凭心中所向。幽静的林中之路,何尝不是上佳的思想归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