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消息,2023年3月17日发布的《光伏电站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将于7月1日实施,“硬约束”赋能气象发展,并有力支撑光伏发电合理规划、科学设计、规范建设和运维。

光伏发电最新标准出炉


【资料图】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光伏电站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光伏发电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两项太阳能领域国家标准。

《光伏电站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于2023年3月17日发布,将于7月1日实施。该标准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服中心”)牵头起草,规定了光伏电站气象观测及观测资料审核、数据插补、太阳辐射要素数据订正的要求,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适用于光伏电站的太阳能资源测量、调查、评估、开发利用相关的气象观测,观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审核、插补与代表年订正。

《光伏发电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于2023年5月23日发布并实施。该标准由公服中心负责起草,规定了光伏发电太阳能资源评估的内容,水平面太阳能资源、光伏阵列表面太阳能资源、光伏发电高影响气象因素的评估要求和评估报告编制的要求,以及对应的证实方法;适用于各类光伏发电项目在规划、设计、后评估等阶段的太阳能资源计算、分析和评估。

两项国家标准将为气象、能源、电力等相关单位开展光伏发电太阳能资源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资源评估等工作提供规范技术方法和流程,支撑光伏发电合理规划、科学设计、规范建设和运维。

我国气象领域国家标准已超100项

近年来,气候变化持续加剧,引起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形势严峻。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1970—2019)》指出,受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因素影响,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数量在过去50年间增加了5倍。

据了解,自2000年第一项气象行业标准发布以来,气象标准化工作有效发挥了对气象改革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形成了涵盖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象等14个专业领域,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组成的气象标准体系。截至目前,我国气象领域国家标准已超100项。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动标准化工作与气象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于2022年5月印发《气象标准化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蹄疾步稳推进气象标准化改革。

根据《方案》,在2023年气象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征集中,相关部门聚焦提升标准在实际业务服务和行业管理等工作中的“强权威”和“硬约束”作用,合力推进自上而下的约束类标准立项工作,首批30项约束类标准获批立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首个中国牵头完成的气象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太阳能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第一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太阳直接辐照度和半球向太阳辐照度》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太阳能资源观测相关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气象领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对拓展国内相关领域产品和要素观测国际应用前景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结语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间,气象标准化在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美好世界共同愿景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而太阳能是气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编认为,事关气象的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资源观测相关领域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是在用“硬约束”赋能气象发展,也有益于太阳能发电行业高景气的可持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