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截至当天22时左右,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徘徊在7.1105与7.1282附近,盘中分别创下年内最低点7.1120与7.1325。在业内人士看来,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回落,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升温,令美元指数回升至104.51;二是近期中美利差(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之差)倒挂幅度扩大至93个基点;三是5月以来部分北向资金获利回吐,四是外贸企业结汇需求有所减弱。
双双跌破7.1 !什么原因?
21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都表示,5月国内制造业PMI不及预期以及早盘美元指数的拉升或是人民币汇率跌破7.1的导火索,深层次原因则是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反复以及国内经济弱复苏格局延续。
一、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并不明朗
南华研究院宏观外汇分析师周骥告诉21记者,此前市场倾向认为美联储在6月加息的概率并不大,但近期又大幅抬升了6月加息的预期,美元指数因此突破104关口,从而施压于人民币汇率。
市场预期的反复来源于美联储内部的纠结与分歧。截至目前,美联储已经连续10次加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因此上调至5%至5.25%之间,系2006年来首次升至5%以上。
激进加息的后果是,2023年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截至目前已有银门银行、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四家银行相继倒闭。美国舆论认为,继续激进加息或为陷入危机的美国银行业火上浇油,让美国离衰退更近一步。
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5月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宣布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声明特别删除了关于“适宜进一步加息”的措辞,称货币政策更紧缩的程度取决于经济状况。声明还多次重申,将把本轮加息周期以来数次紧缩以及传导机制的滞后性纳入考量,以确定“未来额外的政策紧缩程度”。
部分市场人士将这份声明解读为6月可能暂停加息的信号。据悉,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6月利率决议。
然而,北京时间5月25日凌晨,美联储又公布了5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称多数美联储官员表示已经做好了暂停加息的准备,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有必要在未来的会议上进一步收紧政策”,因为预计“通胀率回到2%的进展速度可能继续缓慢得令人无法接受”。
在5月的后几周里,多名美联储官员公开发声,提示紧缩周期未必会结束。例如,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梅斯特(Loretta Mester)反驳了有关“6月会议放弃加息”的观点,称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去暂停升息。不过梅斯特并不是今年的票委。
今年的票委、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指出,他对6月暂不加息持开放态度,但同时警告“6月暂停加息并不意味着紧缩周期已经结束”。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也认为,美国通胀似乎陷入了4.5%-5%的困境,这比美联储2%目标的两倍还多。鉴于美联储接连十次加息和银行业危机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不如预期,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缓解价格压力。
二、经济弱复苏格局延续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近日撰文称,今年,由于美国通胀回落叠加银行业动荡,美联储加息逐步接近尾声,这意味着海外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趋于减弱,国内经济基本面变化情况或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8%、54.5%和52.9%,低于上月0.4个、1.9个和1.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恢复发展基础仍需巩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武威表示,市场的短期波动不改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恢复趋势。随着稳投资、促消费和稳就业相关政策的持续加码,新增需求动能也将逐步累积。下半年,随着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的进一步释放,经济继续平稳复苏仍可期待。
破“7”后还会继续下行吗?
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已近尾声,美元指数整体向下大趋势不太会改变,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压力将趋缓;从国内因素看,人民币汇率在国际收支顺差和基本面好转等因素的支撑下,也不具备趋势性贬值条件。
不具备趋势性贬值条件
综合市场观点来看,虽然此次在岸、离岸人民币盘中再度破“7”,但并未改变中长期人民币币值的支撑力量。
至于人民币汇率的后续走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可以乐观看待。他指出,随着复苏力度的增强,中国经济增速将总体向上,而美国经济在持续加息作用下,将总体下行。中美之间的增长差会拉大,而增长差当前在决定汇率方面比利差更为重要。因此,张明预计,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会出现一波比较温和的升值,到年底可能会到6.5-6.6左右。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总体来看,虽然暂时破“7”,但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也不会重新贬回到去年7.30的低点,这个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
南华研究院宏观外汇分析师周骥向记者补充,5月,因中资企业派息而产生的购汇需求逐渐显现。据统计,中资企业购汇行为对人民币汇率所带来的贬值压力在每年的5-6月份最为明显。
在他看来,这种季节性因素不用太过担忧。当前较低的结汇意愿源自于美元的高利率,但随着美国经济已不能再经受连续多轮大幅的加息,加息进程的逐步落幕,导致中美利差有望缩窄,从而推升企业的结汇意愿,将再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预计,人民币后市贬值的空间不会很大,可能最多也就在7.2左右。他告诉记者,一个国家的汇率是由贸易顺差和货币利差综合决定的,如果长期贸易顺差,这个国家的汇率就不会形成长期的贬值趋势,最多也只是阶段性贬值。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7.67万亿元,增长10.6%;进口5.65万亿元,增长0.02%;贸易顺差2.02万亿元,扩大56.7%。从4月单月数据来看,贸易顺差涨幅更加明显,扩大了96.5%。
业内: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或到6.8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判断,短期内,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但突破上一轮7.32低点的可能性不大。王青预测,下半年伴随国内经济修复过程持续,同时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比有可能出现2.0%左右的小幅升值,也就是从去年底的6.95,小幅升至6.8左右。
他表示,本轮人民币兑美元汇价“破7”,更多是外汇市场正常波动的结果。接下来监管层可能会通过强化市场沟通等方式,适度引导市场预期,防范汇市“羊群效应”过度聚集,但像去年9月那样,通过政策手段介入干预的必要性不大。
过去五年,人民币对美元三次“破7”
央行行长易纲曾公开表态
4月4日,央行行长易纲在2023中国金融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坚持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总体上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
易纲还表示,过去五年,人民币对美元三次“破7”,第一次是2019年8月,第二次是2020年2月,第三次是去年9月,前两次用了5个月回到7下方,去年用了3个月。易纲强调,“这是市场供求的结果,说明我国外汇市场具有韧性,有能力实现动态均衡。”
部分海外大型资管机构逆势抄底A股
在部分北向资金获利了结撤离A股市场之际,不少海外大型资管机构正在悄悄“反向投资”。
数据显示,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管理基金、施罗德国际精选基金中国A、安本标准(SICAV I)中国A股可持续发展股票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消费新动力基金纷纷从4月起,一直在抄底加仓A股资产。
一位欧洲资管机构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向21记者直言,5月下旬以来他们开始通过陆股通渠道加仓一篮子A股股票。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北向资金获利离场导致有些A股上市公司股价偏低,产生新的抄底获利机会,二是人民币汇率回调令A股资产更加“便宜”,吸引他们趋之若鹜。
在他看来,目前海外大型资管机构抄底A股的逻辑,与去年底颇为相似。去年底受中国防疫措施优化令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加之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2,大量海外对冲基金纷纷抄底A股资产博取超额高回报;如今,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健复苏,人民币汇率再度跌至7.1下方(令A股资产更加“便宜”),加之部分北向资金获利离场令某些A股上市公司低估值优势再现,海外大型资管机构开始“如法炮制”。
一位香港私募基金负责人指出,相比去年底抄底A股的,主要是寻求短期获利的对冲基金,当前抄底A股的海外中长期资本占比明显增加。究其原因,是当前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但中国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明朗,令这些海外中长期资本基于分散投资风险需要,更愿抄底加仓A股资产。
他认为,这些海外中长期资本悄悄抄底A股资产的另一个投资逻辑,就是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令人民币汇率从下半年起持续升值,进而创造更可观的汇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