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沉淀着漫长的时光,是我们触摸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今年9月28日,闭馆改扩建4年时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将重新开放。闭馆期间,广西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对200件待修复的馆藏文物进行了全面“体检”。

从釉面温润的瓷器到纹饰遒劲的青铜器,从美轮美奂的玉器到风格古朴的陶器,从墨韵苍劲的书画到寓意深远的古籍,如果要修复一件文物,需要多久时间?

这是一盏由广西博物馆收藏的清康熙黄地绿彩龙凤纹碗,初见时,恰逢二月雨水,广西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陈琦正在对修复前的瓷碗拍照,进行影像记录。

若是从外行人的角度观察,已经300多岁的瓷碗除了一处小缺口,大致保存完整,只需把缺口补齐即可。但是对于文物修复师而言,文物修复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不仅需要具备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付出极大的毅力和耐心。

自2012年入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历经10年磨炼,擅长青铜器修复的陈琦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此次是他首次挑战瓷器修复工作。陈琦需要对5件馆藏瓷器进行“体检”,这盏瓷碗则是修复难度最大的一件。

“每件文物都有‘身份证’,需要建立完整的修复档案,并且每一个修复步骤必须反复推敲论证,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陈琦解释说,瓷器经历前人的修复,随着时间流逝,修复材料也慢慢老化,瓷碗不再适合展览,因此需要二次修复,替换掉老化的粘接材料,美化修复部位,让瓷碗达到展览修复的要求。

“可逆”是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修复技艺和修复材料不断更迭,文物在一代又一代的修复师手中传递,传承延续着时光印记。

时间至四月谷雨,经过试剂清洗、脱胶拆分,瓷碗恢复成原本的五块碎片,而接下来的粘接环节,也是最考验技术和耐心的修复步骤之一。

粘接并非简单的“拼图”,需要确保黏结的整度与完整,才能让碎片严丝合缝,若是一个位置没有粘好,就需要重新再来,且瓷片粘接和补缺处材料的打磨,必须做到指尖触摸时无丝毫滞涩感。

六月夏至,在多次反复调整之后,陈琦终于完成粘接和补全工序,进入到关键的全色阶段。全色技法以笔绘与喷绘相结合,需要调配最为接的色料,并根据瓷器的釉彩走势精准接笔,使修补过的瓷器颜色和质感尽量贴百年前的手艺,重现原瓷器图案的意境和韵味。

九月白露,瓷碗修复进入尾声。在灯光的照射下,瓷碗透出温润古朴的光泽,肉眼几乎看不出修复过的痕迹。陈琦却有些遗憾地说,碗底尚有一处缝隙因污渍浸染较深,未能做到“天衣无缝”。

所谓极致,从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在飞速变化的时代,这份对热爱之事的坚守更显弥足珍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