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在社区、地铁站、公园等场所为群众免费测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群众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问诊台总是挤满了人。为什么义诊这么受欢迎?它又有哪些“益”?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义诊现场。

镜头一: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号”


(相关资料图)

“本打算过一阵儿去长春找专家看病的,没想到今天专家就来到了家门口的医院,还不用挂号,真是太好了!”65岁的张淑丽激动地告诉记者。

张淑丽之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有多个结节,本想去吉大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看看,但她不会在手机上挂号,一个人去长春又不熟悉路,只能等女儿休息带她一起去。可女儿忙于工作,她也就一拖再拖。

5月13日,吉大中日联谊医院义诊专家团队来到辽源市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义诊活动。

张淑丽得知消息后,一大早就来排队了。“刚才专家说我的情况不严重,定期在当地医院复查就行,不用再折腾去长春了!”张淑丽说。

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赵航介绍,医院不仅会根据省内各基层医院的需求,定期安排专家到各地医院开展义诊活动,还会对基层医护人员开展技术帮扶,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基层,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也许一张价格高昂的车票、一个挂不上的专家号,就能左右病人“是否去就医”,就能阻碍其通往“健康”的路。而义诊,恰好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免费与专家对话,省时省力又省钱。

镜头二:让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5月16日,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到长白山中心医院开展义诊活动的科普宣教现场,专家们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早期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会出现的症状以及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群众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拿起手机拍下要点。

46岁的李凡英拍完预防宫颈癌的要点后,立即将照片转发到了她的“闺蜜群”。“这场义诊真是没白来,不仅免费做了筛查,还学到了很多医学常识。”李凡英说,“刚才听专家讲,才知道病都是一点点积累的,所以要及时治好小病,省着拖到大病遭罪不说,花钱还不少!”

义诊中,医生不仅尽到治病救人的义务,还发挥了科普宣教的“社会功能”。为了能让群众更容易了解和记住疾病预防知识,省肿瘤医院的专家们在开展义诊前可是做足了“功课”,他们将深奥的医学原理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轻松易懂的语言像讲故事般为群众进行科普。

“科普宣教讲得有意思,群众自然就能记得住,预防也就更容易做到位。”省肿瘤医院放疗二科副主任王冰表示,义诊不仅要为群众看病,更要加强健康宣教,让群众了解预防胜于治疗,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治小病、防大病,义诊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让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为群众健康筑起重要的守护屏障。

镜头三:打造新型医患关系

“这两块糖我一直没舍得吃,丫头你拿着!”86岁的周玉香小心翼翼地从磨得有点泛白的手绢里将她珍藏的糖拿出来递给王宇娇。

王宇娇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护士长,这个周末,她和往常一样利用休息时间在开展义诊活动。这次,她和同事们来到了长春市绿园区的一所养老院。

周玉香正是这所养老院中的一员,王宇娇为她测量血压后嘱咐说:“天气开始热了,您一定要多注意。一定少吃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吃口饭就吃口咸菜。”

“丫头,你看这回我血压低了吧,我可听你的话了,现在一碗饭就吃两口咸菜。”周玉香说。

在前几次的义诊中,周玉香按王宇娇的嘱咐,血压一直保持得不错,所以她非常信任王宇娇。儿子寄给她的糖,她特意留了两块给王宇娇。

在医院里,患者众多,医护人员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完成诊疗任务,只能用最简洁“有用”的语言告诉患者“处方”后,就看诊下一个患者。而义诊,医护面对的患者少,自然有充裕的时间为他们详细讲解,照顾患者患病的情感需求,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医患关系更融洽,医疗救治更顺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义诊,恰恰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义诊之“益”,不言而喻。

相信未来,义诊在我们身边会更“随处可见”、频率更高、科目更全、设备更多,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原标题:义诊之“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