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天津8月18日讯(记者 宋雅静)“服务中心先后与北京多个城区,河北省渤海新区、唐山市曹妃甸区等多地建立了‘跨省通办’联动机制,目前已实现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同时我们是‘同事同标’,三省市160项跨省通办事项基本上都可去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政务服务如何更便民,更高效?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洪如是说。
【资料图】
8月16日,“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主题宣传采访团一行来到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在这里了解到,区政务服务办、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等24个部门进驻办公,共设96个窗口,可提供涉及投资项目、环保城管、文教卫生、市场主体登记、规划、土地、人才落户、劳动社保等961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现场受理审核批准,年均办件量41万件。
图为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雅静/摄
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拥有国内首个全流程自动化智能中心,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流程,(滨海新)区政务办打造了五分立三集中的审批新模式,分别是将“受理、审核、踏勘、批准、制证”五分立,将事项、人员、部门“三集中”,由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制证。
图为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洪接受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明亮的服务大厅中,市民们正在有序而紧张地办理着业务,在大厅中心位置的自助帮办区,尤为醒目。中信银行的帮办专员吴一凡对记者说:“帮办区有数位各单位的帮办专员随时为群众、企业等答疑解惑,引导办事,做最贴心的服务。”
据记者了解,政务服务专员“红马甲”践行“让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服务理念,提供区政务服务中心所有业务的咨询服务,根据服务事项划分企业登记一窗通帮办席、网上帮办席、工程建设项目席、首贷续贷帮办席等区域,有针对性地解答办事企业群众的疑难问题。对工程联审项目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复杂项目及时启动“吹哨”“握手”机制,第一时间协调相关业务部门会商解决,通过推行“拿地即开工”、“一套材料”办审批、“用地清单制”改革、“联合交底”、桩基先行等多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节约企业成本,全力促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
图为办事群众。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雅静/摄
关于京津冀三地如何更好地同事同办,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洪表示:“我们先后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河北省渤海新区、唐山市曹妃甸区等多地建立了‘跨省通办’联动机制,目前已实现3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建成全国首个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制证中心,自主研发“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证照管理系统”;全国首创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告知承诺制“智能审批+智能监管”;探索“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一企一证”综合改革覆盖50个高频行业,“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场景增加至27个;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创新提出了“三张清单”,共230项具体举措……
不断创新,刷新政务服务新高度,滨海新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集成化水平,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同事同办”的有力支撑,“保姆式”的服务为推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广蓄新动能。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