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银川7月11日电 (记者 李佩珊)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如何高质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城乡一体化供水高质量发展座谈”暨“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现场调研行”活动在宁夏银川市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采用实地调研+交流研讨形式开展,以案例看发展,共商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之路。
活动期间,来自黄河中上游流域的供水、设计规划、智慧水务等企业代表以及各方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30余名代表从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工程的东线走到西线,一路亲身感受黄河水如何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水。
宁夏是沿黄九省区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流经的先天自然条件和特有的地理地势,使宁夏这片塞上沃土,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节点,生态屏障和生态通道。但是,宁夏同时又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脆弱等挑战,银川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地下水为单一水源的省会城市,一段时期以来是沿黄河城市中唯一一个“守着黄河缺水喝”的城市。在此背景下,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应运而生。
该工程是全国150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2020年6月,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实现全线覆盖黄河水,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8个县区的260余万城乡居民告别了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开始改喝经过净化处理的黄河水。2023年6月,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工程建设接近尾声,经一系列工序后,净化处理干净后的黄河水分别为利通区、青铜峡市、灵武市供水。
活动中,调研团来到西夏水库,当黄河水从青铜峡黄河金沙湾取水泵站涌进水库,经过调蓄沉沙后,调研团亲眼看到浑浊的黄河水变得清澈起来。而这只是黄河水进入居民家中的第一步,经过机械搅拌、絮凝、沉淀、过滤以及“次氯酸钠+紫外线”消毒等一系列水处理工艺,满足106项指标后,黄河水方可正式流入市政管网,输送到居民家中。
“宁夏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从哪个方面先行?我这次在调研中找到了一些答案。从水库到银川水厂中控室、再到智慧水务中心、96666供水服务热线,可以说,银川用一整套科学、智慧、高效的管理系统,管控着从源头到水龙头的供水全过程,这样才让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成为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幸福水’。”座谈中,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战略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郑国楠表示,该项目是支撑宁夏建设先行区的鲜活案例。
据悉,为了用好黄河水,宁夏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四水四定”管控指标方案,从区域、行业、产业等方面对用水量进行重新分配,实行总量控制、指标到县、用途管控。“‘四水四定’是破解宁夏发展水资源瓶颈的关键。我们一直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决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保护好赖以生存的黄河水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科研处副处长张弼表示,城乡供水一体化就是这个实践的生动典范,“不论是政府还是水务企业,必须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使水资源成为有偿有价的商品,推动水资源向集约型、高效型和生态型转变,以农业节水支撑工业城镇化的发展。”
座谈中,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鹏还从“南水北调工程”为切入点,以启发黄河流域沿线取水调水相关困惑。他认为,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政府的问题,一个是企业的问题。“我们总是混淆政府的责任跟企业的责任,导致了水务集团、自来水公司难以发展。想要做好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明确好双方责任。水务改革,先行先试,跟政府建立双方接受的、可共赢的、可持续的模式是关键。”他说。
同时,供水企业也提出了目前制约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的难题。“城乡供水一体化,实际强调的是要统一管理、统一运行。但是,许多水厂和管道并未完全把农村已有管网回购来统一管理,还存在许多自建自管的现象。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核心的问题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重点是提高乡村的供水保障能力,做好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代表西北地区大部分供水工程的设计人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给排水副总工程师、科创中心主任王海梅表示。
座谈中,来自西安、兰州、银川、吴忠等多地供水企业代表边听边记,大家纷纷表示,多方力量集中探讨破解城乡一体化供水难题的同时,也为黄河中上游区域水务建设发展提供了“良方”,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